入秋之后,天气忽冷忽热,从中医角度来看,此时人体阳气渐敛,若疏泄失司,易致肝郁气滞。肝主筋,宗筋聚于前阴,肝气郁结则气血难达宗筋;加之脾失健运,水谷精微无以濡养周身,宗筋失于濡润,久之则阳事不举。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肝者,罢极之本,魂之居也,其华在爪,其充在筋。”肝郁则筋弛,脾虚则宗筋痿软。
此时尤需趁初秋气血尚通之时,疏肝健脾以振阳气。若迁延至深秋,气滞血瘀加重,宗筋失养更甚,阳痿之症恐难调和。
今天来分享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——山楂,其性酸甘,能入肝经行滞气,入脾经助运化。《本草备要》载其“散瘀血,行结气”,既通肝络以畅气血,又消食积以醒脾胃,实为调理阳痿之要药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山楂配伍调理阳痿三方
1. 肝郁气滞型阳痿——胁胀焦虑、阳痿不举、胸闷太息食疗方:山楂、柴胡、香附、枸杞子制法:诸药同煮20分钟,滤渣代茶功效:疏肝达郁,通络起痿
2. 脾虚湿阻型阳痿——体倦纳呆、阴囊潮湿、举而不坚食疗方:山楂、茯苓、炒白术、砂仁制法: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炖30分钟功效:健脾化湿,升阳举茎
3. 气滞血瘀型阳痿——茎络青紫、交合刺痛、晨勃减少食疗方:山楂、当归、川芎、黄酒制法:药材煎煮15分钟后兑入温酒功效:活血通络,化瘀振阳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医案实录
此前接诊过的一位患者,张某,男,38岁,阳痿伴早泄半年。平素工作压力大,症见举而不坚、交后腰酸、脘闷嗳气。观其舌暗红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弦滑。辨证属肝郁克脾、湿瘀阻络。立治则:疏肝运脾,化瘀通络组方:醋柴胡、山楂炭(醒脾化瘀)、苍术(燥湿运脾)、九香虫(通络起痿)、茯苓、玫瑰花(解郁通经),佐砂仁理气和中。
服药十日复诊,自述晨勃渐复,胃脘舒畅。原方加菟丝子、蜈蚣1条通络固本,续服二十剂后房事可达五分钟,腰酸腹胀悉除。嘱以山楂陈皮茶日常调理,随访三月未见反复。
注:此方需辨证施用,若兼肾精亏虚者当酌加填精之品。阳痿日久者建议配合针灸关元、三阴交等穴,内外同治效果更佳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南昌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