妲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红颜祸水,她以美色迷惑君王、迫害忠臣的恶名流传千年。在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,这位商朝末年的宠妃甚至被神化为狐妖转世。比如在经典神话剧《封神榜》里就有这样的情节:商纣王在女娲庙题写淫诗,触怒女神,女娲便派九尾狐附身妲己祸乱朝纲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位妖妃有个特别的日常习惯,正是这个习惯让纣王对她痴迷不已。
关于妲己的记载,最广为人知的当属明代小说《封神演义》。不过历史上确实存在妲己其人,《史记·殷本纪》中就有纣王宠爱妲己,唯妲己之言是从的明确记载,足见其受宠程度。
21世纪初,考古界有个轰动性的发现。专家们在河南安阳发掘出一座商代大墓,经考证确认是纣王(帝辛)的陵墓。在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,其中一块墓志详细记录了妲己的生平,为我们揭开了这位传奇女子的神秘面纱。
根据考古发现,妲己原是河南温县一带苏氏部落的贵族之女。商纣王七年(公元前1047年),纣王率大军征讨苏氏部落。面对强大的商军,部落首领选择臣服,献上了包括妲己在内的众多美女和珍宝。传说妲己容貌倾城,纣王一见惊为天人,立即将她纳入后宫,宠爱有加。但妲己能得宠不仅靠美貌,她还有过人的智慧。据传我们现在使用的筷子,就是她发明的。
展开剩余64%有次用膳时,纣王被滚烫的菜肴烫到,勃然大怒。聪明的妲己急中生智,取下头上的玉簪夹菜喂食。纣王龙颜大悦,特意命工匠打造了一双玉筷专供妲己使用。从此美人执箸成为宫廷里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至于史书上记载的酒池肉林、炮烙之刑等暴行,其实不能全算在妲己头上。虽然她备受宠爱,但在男尊女卑的商代,女性的政治影响力毕竟有限。商朝的灭亡有着更深层的历史原因。
后世将亡国罪责推给妲己,一方面是为警示统治者勿沉溺美色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妖妃误国的故事更具戏剧性。要知道,能入宫侍君的女子个个才貌双全,为何独独妲己能独占君心?传说她身怀异香,这不是寻常脂粉香气,而是与生俱来的体香。纣王对此香痴迷不已,一日不闻便魂不守舍。
这种神奇香气的秘密,据说与妲己睡前的特殊习惯有关——她每晚就寝前必食甜点。现代人看来这很平常,但要知道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,甜食可是稀罕物。当时主要的甜味来源是蜂蜜、鲜果和饴糖(类似麦芽糖),由于加工技术有限,甜度远不如现代甜品,且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。
这个看似普通的习惯为何有如此魔力?原来妲己精通歌舞,食甜后心情愉悦就会翩然起舞。她舞姿曼妙,舞动时香汗淋漓,独特的体香便弥漫整个宫殿。试想纣王处理完政务回宫,见到爱妃在烛光下轻歌曼舞,香气袭人,怎能不神魂颠倒?
这让人想起唐朝的杨贵妃。这位以丰腴之美著称的绝代佳人同样擅长歌舞,其《霓裳羽衣舞》名动天下。史载她也有异香,唐玄宗为博红颜一笑,不惜劳民伤财从岭南快马运送荔枝到长安。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正源于此。
纵观历史,像妲己、杨贵妃这样的宠妃,常被扣上祸国殃民的帽子。但用现代眼光看,将王朝覆灭归咎于女性实在有失公允。
商朝的衰亡是历史必然。自武丁中兴后,商朝贵族日益奢靡,国力渐衰。纣王继位后不仅没有休养生息,反而穷兵黩武。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。同时商朝贵族沉迷祭祀,考古发现晚商时期盛行活人殉葬,社会矛盾不断激化。
就在商朝日渐衰败之际,西边的周部落悄然崛起,许多原本臣服于商的诸侯纷纷改投周室。这种此消彼长的政治格局,才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南昌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