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国家经济和工业的发展,我国军队的不足之处正在慢慢改善。从新中国成立开始,海军一直是我们军队中的短板,有句话说“百年海军”,这并不是空穴来风。如今,我国海军已经拥有了三艘航空母舰和许多现代化的大型驱逐舰。中国海军正在从传统的近岸防御型向“浅蓝”海军转变。回顾人民海军的艰难历程,让人感慨良多。当我国第一艘航母正式服役的消息传来时,张召忠少将在直播中激动得流下了眼泪。
现在咱们国家的海军可比以前强多了,三大舰队的战斗力提高了不少。要说装备,那真是不差,甚至能跟世界第二的海军一较高下。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大舰队的情况。首先是北海舰队,他们待在青岛,主要负责保卫黄海和渤海。这支舰队实力雄厚,装备了最新的驱逐舰和护卫舰,还有一艘航母。这些船都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和导弹,战斗力很强。其次是东海舰队,他们的基地在舟山,主要任务是守护东海和台湾海峡。这支舰队特别擅长两栖作战,有好多登陆舰和运输舰。这几年还增加了几艘052D型驱逐舰,火力更猛了。最后是南海舰队,他们在湛江,负责南海这片大海。这支舰队也很厉害,除了驱逐舰和护卫舰,还有潜艇部队。特别是新加入的055型驱逐舰,是我们海军的明星。总的来说,咱们的三大舰队现在都实力很强,装备先进。每支舰队都有自己的特点,配合起来战斗力杠杠的。相信不久的将来,咱们的海军还会变得更强大。
【一、越来越厉害的三大舰队】
北海舰队是我们国家海军的重要力量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由粟裕大将创建的华东解放军海军支队。这支舰队是我们海军中的骨干,实力非常强,主要驻扎在青岛和旅顺,守护着渤海海峡,是保卫首都的重要力量。如今,北海舰队拥有一艘航母和四艘万吨级驱逐舰,各种战机和导弹也配备齐全。这样强大的阵容,不仅让我们自己人感到安心,就连几百海里外的美日部队也会感到压力。
南海舰队是国内海军中的第二强队,仅位于北海舰队之后。它是三大舰队中任务最繁重、作战经验最丰富的。该舰队负责的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近七成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它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海战,包括万山、八六、西沙和南沙海战。通过这些战斗,南海舰队成功收复了南海多个岛屿,并从周边国家手中夺回了控制权。
最近,南海舰队的实力大大增强了。随着南海地区变得越来越重要,南海舰队的规模快要赶上甚至超过北海舰队了。中国的两艘国产航母,“山东”号和“福建”号,也会加入南海舰队。此外,南海舰队还有4艘万吨级驱逐舰和十几艘052D型驱逐舰,整体战斗力很强,舰艇数量很多,显示出强大的海上力量。
相比其他两支舰队,东海舰队的装备看起来稍微逊色一些。他们既没有航空母舰,也没有核潜艇。这支舰队主要依靠两组驱逐舰和四组护卫舰来撑场面。具体来说,他们拥有15艘导弹驱逐舰,包括7艘最新的052D/DL型,4艘052C型,以及4艘苏联制造的老式“现代”级驱逐舰。
虽然东海舰队的力量不算最强,但他们承担的任务非常艰巨。这支舰队直接面对台湾的政权,还要时刻警惕美国和日本海军可能的干预。实际上,他们的责任一点都不轻,因为面临的局势相当复杂。既要密切关注台湾海峡的情况,又要防范外部的潜在威胁,压力可想而之。
中国海军这些年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,但这只是第一步。从国际形势来看,咱们的海军力量还很弱,美国及其盟友的军力仍然在控制咱们,限制咱们在近海活动。虽说太平洋就在咱们家门口,但咱们的海军力量还远没到能自由行动的地步。简单来说,虽然咱们的海军比以前强了不少,但跟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很大差距。美国和他的盟友们还在咱们周边海域搞军事封锁,这让咱们的海军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。太平洋虽然离咱们很近,但咱们的海军实力还没达到能自由活动的程度。换句话说,中国海军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,但这只是个开始。从地缘战略来看,咱们的海上力量还是被美国和他的盟友们牵制着,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内海。虽然太平洋就在眼前,但咱们的海军还没能力真正走出去。
【二、海上局势仍然令人担忧】
咱们国家的海岸线可长了,总共有1.8万公里,管辖的海域面积更是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,直接对着广阔的太平洋。不过,令人意外的是,咱们现在还缺少一支真正的远洋海军力量——太平洋舰队。虽然现有的北海、东海、南海三大舰队实力不错,但随着形势的变化,现有的海军力量已经有些吃力了。
自近代以来,太平洋对中国而言一直是个难以涉足的领域。主要原因是,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并不重视海军的建设。他们认为,海上威胁几乎不会对中原地区的政权构成威胁。相比之下,他们更担心来自东北和西北的游牧和渔猎民族,因此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陆地防御上。
到了19世纪,西方国家开始从海上进攻中国。那时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,外国的军舰可以在中国的海里随便航行,甚至沿着河流深入内陆。1858年,英国和法国的军队从大沽口登陆,一路顺利打到了北京城。这件事让清政府明白,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,国家会非常危险。
随后,中国启动了洋务运动,投入大量资金组建了三支海军,分别是北洋、南洋和福建水师。其中,北洋舰队实力最强,拥有两艘7300吨的铁甲舰,在当时的亚洲海域中堪称顶尖。
清朝的海军虽然有一定的实力,但想法上有不少问题。他们只重视保护近海,完全忘了海军应该也能进攻。这就让清军的舰队更像是守卫海岸或要塞的队伍,根本无法在海上争夺控制权。简单来说,清朝海军就像个看家护院的,根本不会远洋作战。这种只守不攻的策略,让他们连最基本的制海权都没拿到,更别提在海上发挥作用了。
和日本海军相比,中国更注重舰艇的灵活性和机动性,喜欢主动出击,不怕战斗,争取控制海洋。在黄海海战中,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了北洋舰队,中国损失了五艘军舰。虽然我们损失比日军大,但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主力舰没有沉没,还能继续作战。可惜的是,李鸿章做出了“避战保船”的错误决定,把北洋水师藏在威海卫的港口里,失去了海上的主动权。
如果海军失去了灵活应战和主动出击的能力,那就和一堆没用的铁疙瘩差不多了。俗话说,哪有天天防着小偷的道理。日本海军想打就打,随时随地都能发起攻击,而我们只能被动防守,疲于应对。最后,日本的陆海军突然袭击了威海卫,把北洋水师困在了港口里,一网打尽。
中国的海岸线很长,但仔细一看,外面的情况挺复杂的。一串岛屿像项链一样散布在那里,从地理上看,这些岛屿正好把我们的海岸线围了起来。更麻烦的是,一些国家总是想尽办法,想要把中国困在自己的领海里,不让我们往外发展。这种地理形势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。
我们来看看日本的情况。自从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后,日本逐步占领了琉球群岛、台湾和朝鲜。日本本土的陆地边界长达3200公里,几乎把中国的海岸线封锁住了。这样一来,中国的海上行动全都在日本的监视之下,随时可能遭遇危险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沿海地区。那时候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内陆国家,无法从海上获得任何援助。
二战结束后,美国很快取代日本成为太平洋地区的老大。趁着日本战败后实力较弱的机会,美国迅速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。这种策略跟美国以前对中国的封锁方法差不多,几乎完全学了日本的那一套。这样一来,美国在亚太地区占据了有利位置,把中国包围了起来。
冷战时期,美国联合了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和澳大利亚,构建了一条从日本群岛出发,途经琉球群岛,最终到达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的岛屿防线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岛链。这条防线就像一道“反向长城”,对中国国家安全形成了重大挑战。
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詹姆斯·福尔摩斯教授曾经坚定地说:
美国及其盟友构建了一条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的封锁链,这条线像是监控塔一样,试图限制中国在海洋上的扩张。在这个封锁链下,中国海军的活动空间被大大缩小,这让中国感到非常不安。
如果发生冲突,美国、日本、韩国和菲律宾会一起封锁宫古海峡和巴士海峡,阻止中国海军出海。这样一来,中国海军的几支主力舰队就会被困在港口,无法灵活行动或发起攻击,变成所谓的“摆设舰队”。这种状况会大大限制中国海军的行动自由,使其在战略上处于不利位置。封锁会让中国海军难以在附近海域有效行动,面临巨大的战略压力,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海上利益。
根据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“新美国安全中心”的分析,中国在近海防御方面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。目前,我国的海防策略主要集中在防止外来势力入侵的能力上。简单来说,我们在自己的海域内建立了强大的防御体系,足以应对各种威胁。这种策略的核心就是不让其他国家轻易进入我们的海域,确保我们的海域安全。从实际效果来看,这种防御措施非常有效,使我们在近海防御上占据了有利地位。
以前,我们主要依靠轰-6和歼轰-7这两种飞机,挂载鹰击-83反舰导弹来执行区域防御任务。但说实话,当时的装备水平确实不够先进,这样的防御措施对美军来说威胁不大。换句话说,我们虽然有心设防,但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,美军根本不把这当回事。
随着咱们国家科技的进步,我们的防御能力也大大提升了。以前可能只是纸上谈兵,现在是真的有了实力。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防御措施越来越可靠。现在,想要轻易突破我们的防线可不容易了。我们的防御系统越来越让人放心了。
现在,我们的侦查技术进步神速,在电子对抗方面,已经能和美国一较高下。特别是在咱们家门口的海域,从发现目标到分析情报再到传递信息,整个过程迅速准确,敌人一旦出现,就能被我们牢牢锁定。
中国军队在对付敌方军舰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。他们自己研发的导弹技术已经非常先进,尤其是火箭军装备的DF-17和DF-21导弹,这些导弹成了打击敌方舰船的重要武器。这些导弹的打击范围很广,基本上能覆盖第一岛链内的美军基地和军舰。一旦美军军舰被锁定,被称为“东风快递”的导弹就能快速击中目标。专家分析认为,在DF-17和DF-21导弹的有效射程内,美军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。
现在的中国海军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。我们拥有三支航母战斗群,加上装备先进的055和052D型驱逐舰,战斗力非常强。再加上岸基空军和地面部队的支持,中国海军在面对美国和日本海军的挑战时,不仅能够保持优势,有时候还能取得一些小胜利。这样的实力,在过去是连想都不敢想的。
不过,“新美国安全中心”也认为,一旦进入远洋,美国就能占据明显优势。
美国海军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了11个航母战斗群,这些灵活的舰队能够迅速响应,执行各种任务。在美国的西太平洋区域,美军还设立了多个固定的军事基地,这些基地的作用类似于航母,被形象地称为“永不沉没的航母”。这两种军事部署共同支撑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需求。
当中国海军舰队驶出近海,不久就会被美国的海岸雷达系统捕捉到。这样一来,美军可以迅速调动他们的海军舰艇、空军战机以及岸基反舰导弹,对我们的舰队进行联合打击。简单来说,一旦我们的船只离开近海,美军就能立即发现,并用各种武器进行攻击。
说到水下的军事力量,美国无疑是领先者。从数量上看,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差距。现在全世界正在使用的核潜艇总数是146艘,美国拥有71艘,俄罗斯有37艘,而我们国家只有16艘。这样一比较,我们甚至还没有赶上俄罗斯。尽管我们最新的096型战略核潜艇已经投入使用,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,但在水下军事竞争中取得优势,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。
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,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第四支舰队。
现在看来,中国海军的三大舰队可能有点捉襟见肘了。虽然咱们的军舰数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,但历史上来看,当老二也不是啥值得骄傲的事。特别是这支“老二”舰队连主动出击的能力都没有,简直就是性价比最低的选择。说白了,光有数量没有质量,这第二的位子坐得并不踏实。现在的关键不是摆出多少艘船,而是这些船能不能真正派上用场。要是只能在家门口转悠,那这世界第二的称号也就是个虚名罢了。
历史上,一些国家声称拥有全球第二的强大海军,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公海舰队和冷战时期的苏联红海军,他们投入了巨额资金,却始终无法突破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海上霸主的防线。最终,这些巨额投资都成了无用的摆设。不管怎样努力,这些国家始终未能动摇第一海军的地位,反而使自己陷入了财政困境。这说明,仅仅靠砸钱就想成为海上强国,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
仅仅依靠固守领海,海军就会失去机动灵活的长处。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,北洋水师的失败告诉我们,不能只防守而不进攻。主动出击,通过进攻来达到防御的目的,这才是最好的策略。
现在,中国的新型军舰数量已经是美国的两倍多,而美国的造船行业却在不断衰退。从舰艇的整体重量来看,中国海军赶上美国的日子并不遥远。但要想彻底改变现状,消除美国对我们海域的威胁,仅仅增加水面舰艇的数量是不够的。最重要的是要突破美国的封锁,开辟通往远洋的道路,建立一支能够远征的舰队。这样一支远洋舰队将在中美之间的较量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。
突破点在哪呢?实际上,答案就在我们周围——台湾。这个地方既感觉遥远,又似乎触手可及,正是解决我们问题的核心。
台湾就像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把钥匙,地理位置非常重要。从地图上看,第一岛链从北到南延伸了几千公里,而台湾正好位于这个链条的中间。这个位置可不简单,它是第一岛链的关键部分,也是我们军队的重要战略点。简单来说,台湾就像一个天然的军事堡垒,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台湾的地理优势让它在区域战略中不可或缺。它不仅连接了第一岛链的两端,还在军事上形成了天然的屏障。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,让台湾在战略上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,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持。
南海局势为何变得平稳?核心在于我们完成了一项壮举——利用大自然的力量,在海中建起了七座岛屿。这些岛屿不同于普通的海岛,它们就像是七座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,为南海的海军力量提供了坚实的落脚点。有了这些“海上堡垒”,就连美军也得仔细思量,不敢轻易行动。简而言之,这些岛屿成为了我们的战略支点,让我们在南海有了稳固的位置。有了这样的“立足之地”,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自信,局势自然也得到了改善。
如果台湾实现统一,将与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防御结构。这样的布局能有效保护我国东南沿海的六个省份,并为这一区域提供重要的战略缓冲区。这种地理优势不仅增强了东南沿海的安全,还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。
如果台湾能够回到我们身边,我们的海岸线就可以向东方延伸300到500海里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海军和空军就能利用宜兰、花莲这些优良港口,向北进入东海和黄海,直接对抗南下的对手;向东则可以进入菲律宾海,与敌人进行对抗。
此外,中国海军能在西太平洋自由行动,打破了美国在该区域的前沿部署,从高处监控东亚地区,并掌控从日本到东南亚的重要海上通道。
麦克阿瑟曾把台湾比喻成美国的一个“永不沉没的海上堡垒”,但从中国角度来看,台湾更像是中国的“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”。如果台湾问题得到解决,美国对中国海军的封锁策略将会瓦解,中国通往太平洋的道路将畅通无阻。到那时,美军将不得不应对中国的战略布局,陷入被动,难以应对。
这就好比足球场上的巴萨风格,他们喜欢在前场就展开猛烈的压迫;篮球场上则是全场紧逼战术。那怎么破解这两种打法呢?其实很简单,就是靠速度和灵活机动,迅速找到对手防守的漏洞,然后抓住机会打反击。说白了,就是要比对手更快、更灵活,在他们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,就直插他们的软肋。
尽管美军在第一岛链部署了大量兵力,但其后方防御体系却存在不少漏洞。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台湾作为跳板,直接深入太平洋腹地,美军在前线的优势将会迅速消失。更重要的是,这将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,迫使美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还能像现在这样轻松掌控局势吗?如果这种情况发生,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。
最重要的是,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是毫无疑问的。解放台湾不仅是正义之举,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。看看对手的军事力量,台湾并没有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有强大的美军驻扎,而台湾的军队实力也远不如这些国家。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机会。
台湾回归之后,宜兰和高雄这样的深水良港就可以成为我们国家海军的新驻地。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彭光谦少将所说,这是有可能实现的。
在这两条关系到国家未来的航线上,北线的核心是通往太平洋。现在最大的障碍是台湾地区,那里被一些想要独立的力量控制着。如果解决了台湾问题,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。那时,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将能顺利合并,成为太平洋舰队的一部分。
中国正在筹备中的第四支海军力量,很可能被称为中国太平洋舰队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激动不已。我们都相信,祖国统一的目标终将实现,届时这支新舰队也会正式成立。那些试图遏制和打压我们的手段,最终都会失败,成为过去。
南昌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